教研部 樊改娟
2012年歲末,全世界都在宣揚著世界末日的到來,當然對此,我是不以為然。所以,我依然如同大多數(shù)人一樣,每天按部就班的努力生活,上班下班,工作休閑,除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以外,我的最大樂趣就是能安安靜靜的坐在電影院的大屏幕前認真的欣賞一部我感興趣的電影。電影1942自從籌拍以來我就翹首企盼,最初對電影并沒有太多認識,出于懵懂的感覺和對馮小剛導(dǎo)演電影水準的信賴,我終于盼到了1942的如期上映,如愿以償坐在了保利國際影城綠地繽紛城店的8號大廳欣賞這部歲末巨著。
河南對于我來說并不陌生,而是一個熟悉且很有親切感的名詞。電影1942則圍繞著河南的一個普通地主老東家逃荒的故事展開,并摻雜著外國記者、中外傳教士和國民政府等多條主線,試圖展現(xiàn)在災(zāi)難面前各個階層各層民眾的態(tài)度和命運。1942年河南大部分地區(qū)發(fā)生了嚴重的旱災(zāi)蝗災(zāi),三分之二的糧田欠收甚至絕收,為了活命,以老東家為主人公的地主和佃農(nóng)瞎鹿也走上了逃荒之路,按照老東家的說法,他家不是逃荒,而是躲荒,但是最后他也成了真正的災(zāi)民,一樣為活命而到處逃亡。
逃亡中的眾生相由此展開。佃農(nóng)瞎鹿為了給母親治病,企圖將親生女兒趁黑天出賣,遭到老婆的強烈反抗,沒能得逞。在瞎鹿追驢未歸之后,瞎鹿的老婆不得已將自己賣給一個牛販子,留下一雙親生兒女托付給剛剛結(jié)婚一天的丈夫栓柱。栓柱在帶著繼子繼女爬上逃亡火車后,因為疲困,一覺醒來一雙小孩已然不見,栓柱跳下火車卻將賣老婆換來的幾斤小米遺忘在火車頂層,自己也最后慘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之下。逃荒中最主要的主人公老東家在相繼失去兒子、兒媳和最后主動將自己賣給妓院的女兒之后,帶著逃荒中出生的孫子在成功逃亡到陜西之后,卻發(fā)現(xiàn)孫子已然被他憋死了,絕望之后,他又只身開始返鄉(xiāng)。
另外一方面,傳教士小安在逃亡中堅持傳播主的信仰,但是他的信仰在無情的現(xiàn)實中一次次被粉碎,無論如何閉不上眼睛的逃荒者,信為至上的圣經(jīng)也未能堵住日本轟炸之后逃荒者胸口汩汩涌出的鮮血,一個又一個逃亡者就在饑餓和日軍轟炸中不斷地死亡,不斷地被炸為碎片。美國記者白修德親臨逃荒災(zāi)區(qū),拍下了令人發(fā)指的轟炸照片和那些慘烈的逃亡情景,在通過多次交涉之后,見到了國民政府的最高統(tǒng)帥,蔣卻聲稱,人吃人的事情在中國從古到今是不可能有的。
電影多條線索同時展開。一方面逃亡之路荒涼凄慘、令人絕望,另一方面國民政府歌舞升平、夜夜笙歌、粉飾繁華,不斷的畫面切換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正如在無數(shù)衣衫襤褸的難民中間瞎鹿媳婦那一縷顏色鮮艷但已然破爛的粉紅棉襖,都是一樣的讓人觸目驚心。在瞎鹿媳婦和栓柱分別之前,兩人在路旁麥田地里互換了棉褲,就因為瞎鹿媳婦的棉褲腰囫圇一些,在兩個孩兒無聲的注目之下,母親和孩兒就這樣從此分別了,畫面中大片干枯的麥田拉遠,凄涼的背景音樂響起,我不禁潸然淚下。
電影1942就這樣給觀眾講述了一段也許已經(jīng)被很多人遺忘的歷史往事,在演員不夠標準的河南方言中,讓觀眾似乎感覺也回到了那令人絕望生不如死的逃荒歲月。在劉震云的小說《溫故1942》中多次提到了那些令人震驚甚至發(fā)指的真實故事。所謂的易子而食,易妻而食,我想在連基本的生存都無法為繼的情況下,這些事情也許就真的發(fā)生了。1942-1943,因為天災(zāi)戰(zhàn)亂,河南共死亡300萬人。歷史已經(jīng)過去。如果不是劉震云的《溫故1942》和電影《1942》,恐怕沒有幾個人能想起那300萬無辜逝去的生命。
電影1942的最后,失去全部親人的老東家手拉同樣失去全部親人的一個孤女,再次踏上了返鄉(xiāng)之路。中國民族就是這樣的堅韌,剛強,即使在最絕望的困境中,也能看到希望,也要勇往直前。如今和平年代的我過著豐衣足食的小康生活,還有什么不滿足的,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快樂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