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正義論
七、正義與理智、良知
上文談到,孟子在《公孫丑上》篇所提出的是“仁→義→禮→智”的架構(gòu)。這里,“智”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孟子那里,這并不是唯一的問題結(jié)構(gòu),比如說,他還有這樣一種排列結(jié)構(gòu):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jié)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離婁上》)
這是“仁→義→智→禮”、而非“仁→義→禮→智”的問題結(jié)構(gòu)(“樂”詳后論)。這表明,“智”在孟子正義論的問題結(jié)構(gòu)中的位置是并不固定的。經(jīng)過仔細的分析研究,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問題結(jié)構(gòu):仁→利→知→義→智→禮?!袄边@個環(huán)節(jié),上文已討論。而“知”與“智”都包含在孟子的“智”概念中,如果我們加以仔細分辨,那么兩者的區(qū)別在于:“知”是指的一種正義直覺、即今天通常所謂“正義感”[15],孟子謂之“良知”(“仁”是“良能”),它是形成正義原則的前提;而“智”則是指的具體的制度規(guī)范設計中所需要的理智、智慮,它是直接指向禮制設計的。孟子之所以沒有給“智”一個固定的位置,就是因為他并沒有在字面上區(qū)分“知”與“智”(孟子只是在語法功能上加以區(qū)分,作動詞時多作“知”,做名詞或形容詞時多作“智”)。分別討論如下:
1、知——正義直覺、正義感或良知
所謂“正義感”其實是一種“良知”。孟子指出: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盡心上》)
自然地愛親敬親、愛兄敬兄,這是良能;自然地知道愛親敬親、知道愛兄敬兄,這是良知。顯然,良知是對良能的直覺。為此,我們可以再對孟子這段話作一番分析: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都是本源情感,亦即良能;沒有這些情感,便不成其為人,也就是說,人乃是由這些情感規(guī)定的,這些情感是人的存在的先行條件;但現(xiàn)實中的人未必總是知道這一點,亦即未必有良知(孟子謂之“茅塞”),所以孟子才說“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這種“自賊”是一種“心中賊”,所以后來王陽明才提出“破心中賊”,為此而提出“致良知”。但“致良知”而獲得正義感,這并不是理智的事情,不是知識可以給予的,因為良知乃是一種直覺、“本質(zhì)直觀”。對這種正義感的“擴而充之”,意味著將這種直覺的正義感轉(zhuǎn)化為一種理性的正義原則。這就是說,正義感作為直覺性的良知之“知”,乃是由仁到義之間的一個轉(zhuǎn)樞。孟子又說:
……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聲也,有同聽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告子上》)
這就是說,正義感作為好義之心,正猶如愛美之心,乃是一種類似本能一般的直覺。
這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是非之心”,其實是從良能到良知的一個轉(zhuǎn)樞:是非之心與惻隱、羞惡、辭讓之心相并列,表明這是一種良能情感;然而它處在情感系列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上,而且“是非”當然已經(jīng)意味著一種判斷。這就是說,良知其實也是一種良能,然而卻是一種特殊的良能,即能直覺地、直截了當?shù)嘏袛嗍欠???傊?,良知這種良能源于情感、源于生活,它是關于行為、事物的正當性、適宜性的一種直覺判斷。這一點當然同樣適用于對于制度規(guī)范的直覺判斷。對此良知的“擴而充之”,即其自覺化、原則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完成“義→禮”結(jié)構(gòu),于是“足以事父母”、“足以保四?!薄?
這種內(nèi)在正義感的外在表現(xiàn),孟子稱之為“氣”。中國思想傳統(tǒng)中的“氣”是一個蘊涵非常豐富的觀念,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直覺的一種表現(xiàn)。文學中的“氣”主要是美的直覺的一種表現(xiàn),而正義理論中的“氣”則主要是“義”的直覺、即正義感的一種表現(xiàn)。所以,周振甫先生曾經(jīng)指出:孟子“所說的養(yǎng)氣就是培養(yǎng)一種正義感”[16]。按照孟子的說法: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薄案覇柡沃^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公孫丑上》)
關于這種“氣”的一些特征、其與“仁”和“義”及“禮”的關系,《禮記·樂記》說:“本之情性,稽之度數(shù),制之禮義,合生氣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陽而不散,陰而不密,剛氣不怒,柔氣不懾,四暢交于中而發(fā)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奪也?!泵献又哉f它是“難言”的,是因為正義感及其“氣”的表現(xiàn)不是思慮、“助長”的結(jié)果,不是知識可以把握的,而是一種直覺的結(jié)果。這種“氣”是“集義所生”并且“配義”,其實也就是說:這種“氣”是由正義感生發(fā)出來的——有“正義”感,才會有“正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