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網(wǎng)版退休方案不實 真版尚是絕密
來 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發(fā)表日期:2013-12-13
華西都市報:延遲退休近期成為社會關注焦點,有人制作了一份專業(yè)度非常高的推進時間表。不過,這個表非人社部發(fā)布,而延遲退休的政策也只是在研制過程中。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說,有猜測很正常,但不能當成定論。
2016年漸進式延遲退休開始啟動,首批延遲退休的是企業(yè)單位女職工。每隔一年,延遲退休的年齡增加半歲,直至2045年退休時間確定為65歲……
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明確了漸進式延遲退休方向后,網(wǎng)上迅速流傳一份《人社部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時間表》,真假難辨。
昨日,人社部新聞中心接受華西都市報采訪時表示,具體的延遲退休方案人社部尚處于研究階段,也從來沒有公布過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時間表。
網(wǎng)絡傳言 30年后三類人65歲退休?
昨日,一張《人社部漸進式延退時間表》(見表格)在朋友圈、微博和QQ群等網(wǎng)絡上流傳開來。
表格把延遲退休的人群分為企業(yè)單位女職工;事業(yè)單位女職工、女公務員;企業(yè)單位男職工、男公務員3大類。
最開始實施延遲退休的是第一類,即企業(yè)單位女職工,從2016年起,她們新退休時間延遲至50.5歲,此后按每年延遲半歲的幅度遞增,30年后(即2045年)實現(xiàn)65歲退休的目標。第二類群體從2026年開始漸進式延遲退休,第三類群體從2036年延遲退休。最終,三類人群于2045年同步實現(xiàn)65歲退休的目標。
“這張時間表看上去不像是假的。”在文化傳播公司工作的張娜說,平時比較謹慎的她對此將信將疑。前天,她在報紙上看了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到,人社部已經明確了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方案。在她看來,網(wǎng)絡上流傳的這張時間表與胡部長提到的“提前若干年預告;分步走,先從退休年齡最低的群體開始;邁小步,比如每年只延遲幾個月,小步徐趨,用較長一段時間完成平滑過渡”等原則高度契合。
華西求證時間表不是人社部發(fā)布的
“這個時間表肯定不是人社部制定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社系統(tǒng)官員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時說,從機關嚴謹?shù)墓ぷ髯黠L來看,只要沒確定的事情都不可能公布,尤其是這種超級敏感的事情,在討論階段都屬于絕密。對于這份時間表,除了這位官員不信外,至少3位政府系統(tǒng)工作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都認為“不靠譜!”
昨日下午,記者向人社部新聞中心一位吳姓工作人員求證時間表時,對方非常明確地說“關于延遲退休的政策,以新華社發(fā)布的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接受媒體采訪的內容為準,人社部沒有發(fā)布過這個時間表。”
這位工作人員還透露,目前,人社部關于頂層設計的內容都還處于研究當中,很多內容都還沒確定。
華西都市報記者 席秦嶺
專家訪談/
4至5年延遲1歲比較合適
退休時間不宜一刀切,延退最有可能從白領開始
記者:怎么看待這張時間表?李長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系主任):這個時間表很多內容與胡曉義講的那些延遲退休原則比較吻合,并非沒有科學性。相反,它體現(xiàn)了一定的專業(yè)性。我估計它是某個學者或者研究小組對于延遲退休課題研究的一個成果,算是一家之言。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可以提供給人社部作一些參考。
記者:據(jù)您所知,該方案已經走到哪一步了?
李長安:對于漸進式延遲退休,中央肯定是已經定調了。胡曉義副部長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的那些內容,都是指導性意見。據(jù)我所知,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方案目前還處于調研階段,“怎么漸進?什么時間開始?”都沒確定。
記者:是否真會如網(wǎng)上流傳的這個時間表那樣每年延遲半歲?
李長安:1年推遲半歲的幅度太大,并不科學。理想狀態(tài)下,每年推遲2至3個月,用4至5年時間將退休年齡推遲1歲比較科學。
記者:胡曉義談到分步走時,舉例先從退休年齡最低的群體開始,從人力資源替代彈性系數(shù)低的群體開始,逐步擴展到各類群體。據(jù)此,公眾有很多猜測,有專家解讀,女性特別是科研工作者以及重體力勞動者最有可能先實施延遲退休政策。
李長安:從政策落實的難度來看,替代彈性低的難度最小。從這個角度來講,知識分子最愿意接受延遲退休。重體力勞動者和高強度腦力勞動者比如程序員延遲退休政策的制定,應該從他們身體狀況方面考慮到這部分人的訴求。
漸進式延遲退休應該分類進行,分類進行是指不同的勞動群體實施不同的延遲方案,退休的時間都會有所不同。是否大家退休時間都得延遲到65歲?我看并不適合一刀切。即使是延遲退休,一些工種特別是重體力勞動者更適合在55歲或者60歲退休。
延遲退休男性與女性應該同步進行,如果分步走的話,從白領開始倒很有可能。 華西都市報記者 席秦嶺
何謂“漸進式”延遲退休?
一是要提前若干年預告,讓公眾、特別是相關群體有必要的準備期。二是要分步走,比如先從退休年齡最低的群體開始,從人力資源替代彈性系數(shù)低的群體開始,逐步擴展到各類群體。三是要邁小步,比如每年只延遲幾個月。四是要多措并舉,調整產業(yè)結構、開發(fā)更多適合中老年人又不與青年人爭奪工作機會的崗位,以最大限度降低對相關群體的不利影響。
三問
既然網(wǎng)上的時間表是假的,那么,延遲退休從何人開始?從何時開始?以何種形式開始?
記者就此采訪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和相關專家。
從未聽說延遲退休從公務員開始
延遲何人
從退休年齡最低群體開始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1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說,從未聽說延遲退休從公務員開始或從重體力勞動者開始。
“這個政策正在研究制定過程中,有一些猜測也是正常的,但是不能把猜測當成定論。”胡曉義說,“歡迎社會各界各類研究機構對貫徹落實三中全會決定精神提出建議,但是我們也不主張假定一個設想然后再去批判。”
胡曉義強調,延遲退休要分步走,比如先從退休年齡最低的群體開始,從人力資源替代彈性系數(shù)低的群體開始,逐步擴展到各類群體。
我國現(xiàn)行職工退休年齡男60周歲、女干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而人力資源替代彈性系數(shù)低的群體是指入行門檻高、核心競爭力強的群體,例如工程師、醫(yī)生等。
這位副部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退休年齡仍維持較低水平,將限制中老年人力資源特別是女性人力資源充分利用。
“從目前實際情況看,許多專業(yè)技術崗位(醫(yī)生、教師、科研人員等),五六十歲正是經驗豐富、技藝純熟的階段,而且這種高端人力資源的替代彈性較低。”胡曉義說,“如果早早退休,是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
何時延遲
取決于具體的就業(yè)形勢
延遲退休另一個爭議點是該政策是否會加劇本來就已經很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以大學生就業(yè)為例,2013年應屆高校畢業(yè)生達到699萬,2014年預計將達到727萬,“畢業(yè)即失業(yè)”的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再延遲退休豈不是雪上加霜?
“關于青年就業(yè)和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問題,確實是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到現(xiàn)階段的一個矛盾的體現(xiàn)。”胡曉義坦言,“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發(fā)展的總趨勢仍然是勞動力供大于求,我們仍然要把促進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放在突出的位置來加以安排。”
他說,2012年我國的勞動力資源總量首次出現(xiàn)了絕對下降的情況,比前年勞動力的供給減少了345萬,這一重要信號預示著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所以從長遠考慮,我們也必須研究怎么樣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勞動力資源的問題。”胡曉義說,最近幾年確實每年有600萬左右的退休人員退出了勞動領域,這當然和青年的就業(yè)或者新成長勞動力就業(yè)會形成一定的替代關系,但并非簡單的加減關系。
他指出,延遲退休要提前若干年預告,不能今年宣布明年就實施,而要讓公眾、特別是相關群體有必要的準備期。
怎么延遲
每年延遲幾月
小步徐趨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對記者說,從世界范圍來看,延長退休年齡有兩種策略:一是彈性(柔性)延遲領取養(yǎng)老金年齡;二是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兩者的主要區(qū)別為:前者是“可選項”,秉承自愿的原則;而后者則不然。
胡曉義在解釋“漸進式”時表示,“要邁小步,比如每年只延遲幾個月,小步徐趨,用較長的一段時間完成平滑過渡。”
鄭秉文認為,從全世界的實踐來看,延遲退休年齡沒有一步到位的,而是采取漸進式的方案,每幾年延長3個月,延遲5年退休的話很可能要有20年的過渡期。
“在延遲退休的同時,嚴格控制提前退休,進一步強化養(yǎng)老保險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胡曉義說,“同時,調整產業(yè)結構、開發(fā)更多適合中老年人又不與青年人爭奪工作機會的崗位等,以最大限度降低對相關群體的不利影響。” 據(jù)新華社
一個案例
上海柔性退休不理想
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昨日在發(fā)布會上提到,前一階段在上海進行了彈性領取養(yǎng)老金年齡的探索和嘗試。即,從2011年10月1日起,上海率先實施柔性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yǎng)老金手續(xù),并發(fā)布有關試行意見,規(guī)定延遲年齡男性一般不超過65周歲,女性一般不超過60周歲。
新華社記者采訪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得知,“上海試點一段時間后,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一策略效果并不理想。其一、退休人員可以拿著養(yǎng)老金再去打工,兩份收入比繼續(xù)工作不領養(yǎng)老金更高;其二、柔性退休激勵機制不足,多干幾年養(yǎng)老金沒有大幅度增加,很難為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 據(jù)新華社
新聞評論
延遲退休政策需全面審慎
延遲退休作為涉及多群體切身利益的政策,需要全面審慎的研究,不僅需要回應公眾的關切,講究策略,更要堅持公平的原則,兼顧不同群體感受,尋求改革的最大公約數(shù)。
延遲退休首先要回應好公眾關心的多重問題。
延遲退休是否會加劇青年就業(yè)難?延遲退休的初衷是不是僅僅為了彌補一些地方的養(yǎng)老金缺口?延遲退休之后個人繳納保險的時間延長了,養(yǎng)老金會怎樣體現(xiàn)“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這些都需要相關部門做好解釋,解公眾之憂。
延遲退休也需要講究策略。提前預告、小步徐趨,以減少對公眾尤其是即將退休人群的沖擊力,顧及勞動人口的實際感受。
延遲退休還要堅持公平的原則,充分考慮到不同群體的訴求,根據(jù)不同群體的工作性質、工作年限、人力資源替代彈性等因素做出不同的安排。重體力勞動者是否能借鑒瑞典等國的經驗不被“一刀切”?女性退休年齡是否應和男性一致?體制內外的延遲退休是不是同步進行?這些都需要做出合理安排。此外,延遲退休政策需要一系列配套方案改革的配合,進一步強化養(yǎng)老保險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調整產業(yè)結構、開發(fā)更多適合中老年人又不與青年人爭奪工作機會的崗位,加強中老年人技能培訓,并研究支持中老年人就業(yè)的扶持政策等等,全方位做好“大改革”。 據(jù)新華社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