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心理測試做職業(yè)規(guī)劃不靠譜!
作 者:伍君儀(編譯) 來 源:網易發(fā)表日期:2013-04-19
據說,這種源于榮格的“心理類型”的測試能夠幫助你改善人際關系,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增強與客戶的溝通能力。測完MBTI,你發(fā)現自己適合一大堆職業(yè),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事實上,這套測試存在不少缺陷,測完之后并不能增加“自知之明”,用來做職業(yè)規(guī)劃更是不靠譜。
測試:93道題測出職業(yè)傾向?
目前版本的MBTI包含93個“2選1”問題,要求你在“完全解除壓力的狀態(tài)下”選擇自己“最自然的做法或者反應”。測試完成后,MBTI用4個維度描述你的性格特征:
外向(E)內向(I)
感覺(S)直覺(N)
思維(T)情感(F)
判斷(J)知覺(P)
每個維度的特征組合形成16種類型,以各自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組合而成。
例如,INTP型代表“內向、直覺、思維、知覺”,其詳細解釋是:“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任何事物都尋求找到合理的解釋。喜歡理論性的和抽象的事物,熱衷于思考而非社交活動。安靜、內向、靈活、適應力強。對于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有超凡的集中精力深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多疑,有時會有點挑剔,喜歡分析。”適合INTP型的職業(yè)有:電腦軟件設計師、金融規(guī)劃師、物理學家、經濟學家、考古學家、歷史學家、證券分析師、律師、偵探、作家、音樂家等。
劃分:性格“一刀切”不科學
榮格認為沒有人是絕對的外向或者絕對的內向,因為人們會受到內外兩方面的影響。的確,大多數人在MBTI“內向外向”維度上的得分集中在中間,像是“正態(tài)分布”,而非集中在兩個極端的“雙峰分布”。MBTI在中間切一刀把人們劃分為兩個類型,造成一個怪現象:兩人的內外向程度差不多,在相關題目上的選擇相差無幾,但得分恰好在中線兩旁,結果一個人被測得外向,另一個人被測得內向。
卡羅爾指出,其他的3個維度也存在類似的問題。換言之,有時你的行為可以“符合”相反的類型。多個研究發(fā)現,MBTI無法確定一個人的類型讓人測試后隔5個星期再測一次,竟然有50%的人測出不一樣的類型。來自廣東梅州的何小姐表示,進行了幾次網上MBTI測試發(fā)現一會兒是INFP,一會兒是ISFP。
起源:榮格的研究不嚴謹
MBTI最早源自瑞士心理學家榮格的“心理類型”。通過對人們的仔細觀察,榮格把人分為外向與內向:外向的人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而非自己的想法的影響;內向的人則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總是害怕外面的世界。但是榮格沒有對“心理類型”進行對照研究和統(tǒng)計分析,而喜歡用臨床個案來支持自己的想法。
例如,一天上午9點,一個女病人來找榮格看病時說:“你一定在8點看了一個病人……我就是有一種感覺,今天早上必定有位先生跟你在一起……我就是有這種印象,這里的氛圍好像是曾經來過一位先生。”榮格對此不仔細分析,就說她是“直覺型”。根據當時的記錄,診所里彌漫著雪茄煙味,在女病人眼皮底下的煙灰缸里還有半截抽過的雪茄她完全有看到的可能,而且她還可能在來的時候看到一位先生離開。但是,榮格非要說她就是沒注意到這些信息,全憑個人直覺。
也許你已經發(fā)現MBTI的不嚴謹之處,例如“感覺直覺”與“判斷知覺”不是差不多的意思嗎?有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它們的確存在相關,不應該分為兩個維度。研究還發(fā)現MBTI缺少了另外兩個獨立的維度。美國哲學家羅伯特·卡羅爾批評說,人類觀察和理解自身不能光靠臨床觀察和記憶就得出結論,那樣很容易自欺欺人,臆造出不存在的“類型”,進而歪曲觀察結果以符合先入為主的想法。
應用:職業(yè)咨詢變成職業(yè)歧視
美國女子布里格斯盡管缺乏心理學的教育背景,卻因為丈夫邁爾斯的個性與眾不同,令她在接觸了榮格的“心理類型”后很感興趣,于是和媽媽凱恩琳一起創(chuàng)造了MBTI,希望幫助人們了解自己,讓自己的人格類型與工作相適應。美國咨詢心理學出版社幫助她們改進MBTI,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從技術上看,這種測試不應將人按照不同的性格特點“分類整理”。但是,這樣做的誘惑太大了,人們都喜歡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類型??_爾稱,大家都上網測試,令MBTI成了一種休閑娛樂的方式,與“星座性格”差不多。國內很多人還在自己的網上個人介紹標出MBTI的類型,希望別人可以藉此了解自己。
且看以下兩個不同類型的測試報告,你覺得符合自己嗎?
1.安靜、嚴肅,通過全面性和可靠性獲得成功。實際,有責任感。決定有邏輯性,并一步步地朝著目標前進,不易分心。喜歡將工作、家庭和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條。重視傳統(tǒng)和忠誠。
2.在實現自己的想法和達成自己的目標時有創(chuàng)新的想法和非凡的動力。能很快洞察到外界事物間的規(guī)律并形成長期的遠景計劃。一旦決定做一件事就會開始規(guī)劃并直到完成為止。多疑、獨立,對于自己和他人能力和表現的要求都非常高。
1是ISTJ型,2是INTJ型??_爾指出,這些分析符合大多數人,是“富勒效應”的典型表現這是美國心理學家富勒在1948年提出的一種心理學效應,指一些籠統(tǒng)而模糊的人格描述讓人看了以為說的就是自己,特別是正面的描述。測完MBTI后,你對自己的了解其實并不比測試之前更多,但你會覺得“很準”,也很滿意。
你也許沒有意識到,這種性格分類有消極的影響以MBTI為基礎的職業(yè)咨詢質量堪憂,雇主根據所謂“類型”雇傭、解雇或任命員工會造成歧視。美國國家科學院分析了MBTI的研究數據后得出一個結論:“沒有足夠設計良好的研究支持在職業(yè)咨詢項目中使用MBTI。”